
一、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工作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历来重视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工作,制定了《泰安市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中医药创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度泰安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系列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氛围,提升民众健康素养。
(一)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平台
1.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宣传墙、漫画等的形式,向城乡居民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
2.实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行动。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教育局深入研究,统筹调动卫健系统和教育系统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联合制定《泰安市2021年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首批选取了15家医疗卫生单位和27家中小学校作为试点,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传授健身操、组织体验活动等方式普及中医药文化,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自方案印发以来,各级医疗及教育单位均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全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截止到目前,已组织活动20余场次,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3.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媒体传播联盟。联合相关媒体,组织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共同打造中医养生类节目(栏目)的品牌。肥城市电视台开设的健康肥城专题栏目中,特设了“名医有约”栏目,东平县电视台《健康有约》栏目设置了中医专题,定期播放中医药宣传内容。
4.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截止2020年,我市创建成功泰安市中医医院等8家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强化基础和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发制作优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品,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百姓健康,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
(二)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理念
5.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组织开展中医中药进万家活动,依据中医药健康文化内涵、中医药健康教育基本内容,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中医药养生防病知识。目前全市已组织开展各级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科普活动70余场次,参与专家上百人,受益群众八千余人。
6.创作推广中医药文化作品。我市组织各级各医疗卫生单位制作并推出一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中医药科普短视频作品,通过自媒体、公众号、电视电台专题节目等渠道广泛传播,扩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影响,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转化为便于民众理解、掌握和应用的中医药养生方法。
(三)倡导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行为
7.组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进机关、下企业,进社区、下乡镇,传授推拿艾灸等养生保健技法、药食同源等中药材常识、康复预防等中医药疗法,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的普及,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服务群众。
8.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组建各级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团队,通过开展基层中医药技术培训、义诊、科普知识讲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健康咨询等,宣传普及《中医药法》和《山东省中医药条例》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和方法,推动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营造利于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锻炼提升中医药文化科普队伍素质。
9.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以“生活处处有中医”为主题,围绕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以及《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设计赛程和题库,组织各界共同参与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向全社会宣传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内容。
二、中医药产业工作
我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泰山地产名中药材,大力发展中医药企业和产业,引进培育一批中医药产业重点项目,积极引进现代中药研发产业项目,扶持中药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以丹参深加工为代表的中药材加工产业,开发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我市大力发展中医药种植产业。岱岳区已种植黄精超过万亩,并计划三年达到4万亩。东平县目前正积极打造药食多用植物种植示范园,包括4个药用植物主体园及道地药材发展区,并致力于将药食多用植物种植示范园打造成一个具备中药材特色的传承、文化、旅游观光及康养美食的高标准基地。
我市大力扶持中药材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研究,先后突破了泰山黄精林下种植技术、泰山黄精炮制现代技术、泰山黄精多糖提取技术、泰山黄精系列食品研发、产业化生产等技术难题。公司成功注册第30类“仙余粮泰尚黄”商标标识,研发“泰山能量”牌黄精丝茶、黄精丝酒、黄精食品等系列产品,并进一步研发新产品,形成“医康养+农文旅”产业链,将泰山黄精做成泰山品牌旅游产品。
我市积极打造中医康养新模式。坐落于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之中的泰山温泉城文化旅游景区,有山地森林温泉养生区、石敢当民俗文化风情园区、木本粮生态农庄、徂徕山红色文化旅游区等区域。景区利用丰富的温泉地热水体资源,构建“温泉+医疗康养”,设有温泉中医康养基地体验区、岱岳禅汤、独尊神汤、人参泉、玫瑰泉等60多个功能各异的特色室外山景温泉泡池。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精心打造,是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康体娱乐和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性泰山文化温泉主题度假区。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依托泰山四大名药生长历史悠久,泰山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泰山旅游优势,打造泰山中医药旅游知名产品,开发挖掘泰山药食同源产品、泰山养生系列产品。充分挖掘泰山中药材文化,收集整理药典名著,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中医药文旅项目,促进中医药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争创我市中医药特色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