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看病难”一直是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城市大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三长一短”现象,让传统就诊模式广受诟病。近年来,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服务民生,贴近民心,关注民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紧盯制约事业发展改革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推进预约诊疗、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措施,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我委研究制定《泰安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工作方案》,从群众看病就医中期盼最迫切、意见最集中的环节入手,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行非急诊患者预约诊疗服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通过电话、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自助设备、预约挂号平台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让群众看病少排队、少跑腿。三级甲等医院将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其中综合医院实现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分时段预约检查,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
坚持精准施策,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管理。市卫生健康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疫情防控期间,我委制定《泰安市区发热门诊网格化就诊分布表》《泰安市疾控中心紧急提醒》,面向社会公布了发热门诊地址和电话、疫情24小时热线咨询电话、核酸检测医疗机构地址和电话以及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减少无序流动带来疫情播散风险。各医疗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测算各临床科室患者就医需求,对可调用的医疗资源及时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保证现有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最大化。
市卫生健康委注重宣传引导,通过网站、媒体、张贴告示、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强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实名制就医等政策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提升预约诊疗的知晓率,降低患者面对新诊疗方式时产生的怕麻烦心理,积极引导公众预约挂号、分时段取号、按时就诊,缩短患者在医院候诊时间,促进患者树立科学就医、有序就医理念。同时,强化指导监督,在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把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对医疗机构开展督导检查,及时了解所辖医疗机构预约诊疗开展情况和群众意见,狠抓问题整改,稳步推进各项便民惠民措施细化落地。
如今,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展实施预约诊疗,在电话预约和人工窗口预约的基础上,新上线微信预约、支付宝预约、自助服务机预约、医生站预约,逐步形成从一维到多维,由单一的电话预约扩展至多元化的渠道预约;从平面到立体,由单纯的挂号预约到后续就诊全流程的预约;从粗放到精细,由单纯地提供预约号到实现分时段、个性化、精准化预约的“立体式”预约诊疗新模式。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利用现代化的方式轻松预约诊疗。另外,结合“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等工作,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广泛开展了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化缴费、候诊提醒、信息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打印等服务,智慧化解群众“看病烦”与“就医繁”。多家三级医院提供结果查询和就医信息推送服务,服务流程更加便捷高效。目前,我市三级医疗机构预约就诊率达75%,预约诊疗已经成为患者首选的就诊方式。
今后,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加快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举措,围绕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和难点、堵点、痛点,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丰富服务内涵,提升医院治理现代化水平,让患者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序就医、明白就医,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安全、更加体贴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