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让肺结节“无处可逃”——泰安市中医医院肺病一科让您远离肺癌
发布日期:2021-08-27 09:50 浏览次数:

近年来,癌症患者日渐增加,特别肺癌增长更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65万人,且以每年27%的速度上升,肺癌已成为中国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肿瘤。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年轻化趋势,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第一癌症杀手。

肺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生存率(高达90%以上),但早期肺癌多表现为小结节病灶,体积小,成分复杂(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磨-实结节),不同医生主观判断性的差异,容易造成部分小结节(早期肺癌、原位癌)漏诊、误诊,病灶大小测量不准确,不利于对结节病变的定性,随访观察,不利于及时发现结节大小、成分的变化,影响小结节病灶的及时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

经过近2个月的测试运行,近日,泰安市中医医院肺病一科率先引进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肺结节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这意味着,医生联手“人工智能”,可让更多肺癌患者在早期就能得到及时治疗。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通过人机合作“组队”阅片,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就能快速对所有完成的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筛查,并自动对可疑肺小结节进行精准定位,量化分析结节成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磨-实结节),用色框清晰标注小结节坐标提示医生,并对结节的可疑病灶数、性质、直径、体积、CT值等信息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直观显示肺结节与肺组织结构关系,多角度精准定位监控肺结节,提供个性化早期肺癌风险评估,帮助医生提高阅片效率,同时为随访提供准确依据。

肺结节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对肺结节的检出,可实现0-30mm结节的秒级检出、良恶性预测、智能随访、自动化结构报告等功能。对磨玻璃结节、0-5mm微小结节等临床诊断难点,AI都可精准识别与定位,并可对肺结节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人工智能通过自动配准技术,实现结节生长周期的全面观测,对大小、密度、形态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识别疾病进展风险,提升临床对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该系统提供自动化的图文报告,为临床提供图文并茂的诊断报告,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依据。

相对于人工阅片诊断,AI辅助智能诊断很好地发挥了速度和准确率两方面的优势,帮助医生轻松应对高强度的影像阅片工作量,同时对结节检出的准确率也进一步提高,智能分析有临床价值的结节及肿块病灶,根据系统风险评估,做出详细的良恶性评估,并给出相应治疗、随访意见,确保每次分析真实有效,有意义,确保发现早期肺癌,提高生存率,同时也在科内建立健康档案,以备复诊查阅。



温馨提示:

做肺结节人工智能分析需要准备什么?

如果是在我院做的肺CT,在门诊缴纳刻录光盘费,前往CT室进行光盘刻录,刻录完成后持光盘前往门诊即可,上传系统后会自动提取你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如果是外院做的CT,需要提供院外CT刻录的光盘,图像格式必须是DCOM格式。

哪些人需要做筛查?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信息来源: 泰安市卫健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