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泰安市中心医院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医疗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学科、人才队伍和智慧医院建设为支撑,坚持和完善“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新模式,以初心情怀、雄心魄力、匠心精神,走出了新时代地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以党建统领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党建统领,发展为要。进入“十四五”,院党委高位谋划,科学布局,确定了医院“123106”的工作思路,明确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龙头、辖区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中心以及面向国际、参与国内竞争、服务全市群众、服务当地的功能定位,以打造学科特色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管理服务为支撑,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扎实推进“党建入章”,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修订完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明确了党委会作为医院最高决策形式,将党的领导进一步融入到医院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建立党建查房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有内涵、有特色、叫得响、立得住的支部品牌。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按照专业相近、业务密切的原则,把党支部建在学科中心,建立党支部参与队伍建设、人才引进、职称晋聘、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行党务、业务同酬,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党员发展“三培养”制度,即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实现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比肩并行,头雁效应得到彰显。
以一院多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作为区域龙头医疗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提前切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持续强化急危重症患者快速精准救治、“短平快”一站式服务,对住院患者践行加速康复(ERAS)理念,实现慢病全病程管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市中心医院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医防融合、平急结合的重要性,领会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国家政策导向,院党委以医院本部为中心构筑发展高地,全面建设“中高峰、北康养、南高新、东现代、西急救”的“一院多区、一体多翼”发展大格局,进一步确立了医院作为全市预防、医疗、医养、康复、急救、保健、教学、科研中心的龙头地位。
针对多院区同质管理难、文化整合难、品牌建立难、人员调动难、成本管控难等问题,在建设之初,院党委就提出了“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做到扩容不扩张、适度规模发展,以整体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实际运行中,对分院区实行管委会管理模式,实行人员统一调配、财务集中管理、经济独立核算,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建设,实现各院区学科错位发展,达到资源整合“1+1>2”的效果。在泰山医养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三甲医院办医养的新路子,构建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寿比泰山”医养结合品牌走向全国。在青岛大学医学中心建设方面,以新启用的高新院区建成青岛大学泰安医学中心,打造精准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走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模式,以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为主,构筑医疗服务新高地。在市应急医学中心建设方面,根据市政府规划,承担传染病救治、救灾应急中心功能。在东方医学中心建设方面,根据泰安市东部新城区建设规划,建设东部医疗康养综合体,致力打造集医疗、健康、养老以及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医疗康养中心。
以集团化运作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2020年9月,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泰安市人民政府决定以泰安市中心医院为主体,联合所有市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泰安市医疗发展集团。集团作为市政府直属单位,参照事业单位管理,同时设有运营平台(信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各单位在行政建制、独立法人地位和财政保障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共享人员、设备、技术、信息,推进建立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四个共同体,错位发展,有序竞争,扬长避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资源效益。
以“医疗集团+健康共同体+专科联盟”的形式,打造分级诊疗新模式,目前集团分别与泰安市泰山区、泰山景区、市高新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健康共同体”协议,促进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共建共享,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牵头作用,以自身优势学科为桥梁,联合下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8个专科联盟,同时建设集团内远程医疗网、远程会诊网、云ICU,实现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检验互联互通。高效盘活了区域公共医疗资源,逐步建立起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奠定坚实基础。
为确保医院集团高效运行,落实集团内绩效考核,从医疗质量、服务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方面制定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各成员单位发展规划、项目立项、经费核拨、医保定额分配的重要依据。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2022年初,院党委出台了《医院领导班子管理提质增效措施》,从改进审批流程、推动智慧会议、建立院级领导大交班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听证制度、推行院领导公开接访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同时,医院始终将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对现有专科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基础宽厚、主干突出、互相支持、彼此加强的学科集群,针对重大疾病形成若干个协作攻关群体。同时,以精细管理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在医保预分值测算基础上,建立适合DIP付费绩效核算体系,强化病案首页质控,借力信息系统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合理匹配优质资源。
2022年3月,泰安市及周边地市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泰安市中心医院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从主院区抽调医护骨干及仪器设备,将高新院区全部腾空,改造成符合传染病收治条件的重症救治定点医院。通过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平急结合、医防融合。实践表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比单院区模式,医院可以将单独的院区整体改造,其他院区保留日常医疗服务能力;而相比兼并、托管、医联体等形式,“一体化管理”机制更便于人、财、物等资源统筹调配,降低“战时”沟通和运转成本,实现了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面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形势要求,泰安市中心医院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动“123106”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十大工程”,以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分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提质增效、智慧赋能、精益精细、规模适度,努力绘就“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战略蓝图,以“一院多区”的差异化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