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领域“放管服”改革,为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服务提供新动能,今年以来,新泰市推行了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校验“市镇通办”,将医疗机构的增项、变更、校验、延续等政务服务终端,由市集中办理调整至乡镇分散办理,把政务服务放在需求最近处,助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健康。截至目前,已有18家村卫生室由属地卫生院顺利完成校验,节约时间70个工作日,减少跑腿路程570公里。预计全市平均每年校验事项节约时间1100个工作日,减少跑腿次数1400次,减少路程8万公里。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通办机制
一是聚焦重点。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要求,落实泰安市级“民生速办”试点任务,以面向乡村、点多量大、专业性强的一级以下医疗机构行政许可、校验业务为重点,推动医疗卫生政务服务窗口向乡镇街道下移。二是创新模式。印发《新泰市推行政务服务“全市通办”实施方案的通知》,聚力打造“市镇同权办、镇街相互办”的全域通办新模式,提高医疗卫生领域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服务水平。三是健全机制。行政审批和卫生健康两部门联合印发《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校验“市镇通办”实施方案》,构建了20个乡镇街道“事前预指导、事中帮规范、事后勤督促”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方便基层医疗机构办事,提升基层群众就医获得感,惠及全市乡村居民28.5万人。
二、树立有解思维,优化服务流程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我市目前有803家一级以下医疗机构,零散分布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864个村居社区,现场校验业务量占民生事务领域现场勘验业务量的90%以上,通过打造一套体系、锻造一支队伍、统一一套材料破解一级以下医疗机构校验数量多、任务重、耗时长等问题。二是坚持目标导向,有解破题。坚持“有解思维”,以强烈的责任感抓紧抓实抓好服务;整理汇编《办理法律法规》2类20套,涵盖《健康法》等法律3部、条例6部、办法规定11部,规范性文件15个,全面覆盖业务办理知识面。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标准赋能。编写《材料汇编》,涵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指南、工作规程、档案管理等八章111页;印发现场勘验评审表6种7类,为现场校验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制作从“卷内目录”到“送达回执”系统规范、全面细致的行政许可档案模板,做到从收件到档案归档移交步步有标准、时时有路标,确保事项办理依法规范。
三、加强审管联动,夯实安全底线
一是压实审管责任。打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层级、属地限制,通过部门放权、充分授权,明确属地卫生院负责校验全程托管代办,镇长签批核准,卫健办事中事后监管,层层压实责任、步步细化权责。二是指定全程帮办。指定乡镇卫生院长为帮办代办人,配齐配强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全程帮办、全域通办、全程协办,自由选择上门核查、网上“云勘验”、视频“云指导”等帮办代办服务。三是审管一体协同。制定完善备案信息表、签名字样表,督促批后备案,实时推送信息,按时公示信息。通过“托管+代办”“审查+帮扶”“审批+确认”“备案+推送”,实现全流程可控、可查、可追溯,同时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现场核查、电话随访等方式开展跟踪指导、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规范指导、系统帮办、快捷高效校验审批,目前,累计督查完善信息32处,19家医疗机构的行政许可档案均规范移交、标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