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探索多元服务新模式 打造医养结合新标杆
发布日期:2024-12-19 14:42 浏览次数:

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肥城市以获评“山东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为契机,创新打造医养结合多元化模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养老保障水平,持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现如今,肥城市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发展,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正在化为一幅幅现实的幸福图景。

一、完善推进机制,多层次凝聚工作合力。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聚力打造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供给优质、政策带动有力的医养健康服务品牌一是高位推动。将医养健康列入政府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和民生实事,纳入市人大视察范围,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导创新引领县的方案审定、申报答辩工作,高位推动项目实施。二是部门联动。成立了医养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市卫健局扎实履行牵头部门职能,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协调推进医养健康工作开展。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协作配合,逐步形成共同推进医养健康发展合力。三是政策带动。优化医养结合费用减免、投融资、用地指标和审批登记流程等政策措施。去年以来,为2家新建、改建护理型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371万元,根据医养结合机构收住老年人的失能程度,为559名失能老人拨付资金203.3万元。连续举办3期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基层人员1400余人次,提升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水平。

二、优化资源配置,多元化发展医养结合着力打造五种模式,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医养康养需求。一是居家医养模式。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68个,设立家庭医生服务点605处,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服务,设计了老年人绿色彩虹等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并且为失智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组建310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队,提供上门更换尿管、胃管、外科换药等20项护理服务,实现从医院到社区、到家庭的充分衔接。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94.3%家医签约率94.8%。对1.2万名失能失智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评估率达100%二是长护险服务模式。在泰安率先实行基础生活与专业医疗照护相结合的“1+1”长护险制度,设置10项必选和25项可选照护项目,除每月享受450元日常生活照护补助外,还可享受2-4次上门医疗护理服务。19家医疗机构列为长护险定点机构,同时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累计拨付资金3300余万元,4300余名失能家庭享受长护险待遇三是两院一体服务模式。14家卫生院均与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建立就医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提供预约挂号、远程会诊、上门诊疗和住院等医疗服务,打通护理服务全流程、各环节。四是社会兴办服务模式。全市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11家,其中社会兴办9家。山医康养中心开设200张医养护理床位,重点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累计服务680余人次,引进子梅养护院,内部设立护理站,集中供养辖区内特困和全市失能特困老人,并接收需要照护费用自理的老年人群,现入住171人,被省卫健委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五是公建公办模式。打造全市公建公办医养结合旗舰项目,投资3000万元,建成市人民医院康养中心,设置康复和医养结合床位273张,为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市精神卫生中心增设养老服务项目,实施医、护、养三位一体,将全市患有精神疾病的特困老人进行集中护理,现入住480人,有效解决此类人群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三、强化要素保障,多维度支撑医养发展。统筹资源要素,深化医养融合,保障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一是强化信息化支撑。健康肥城信息平台融合了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机构诊疗护理等多项功能数据,为家庭医生配备的智能化随访设备,也能即时进行采集数据的自动上传,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为医养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还与康评医疗健康有限公司合作,运用山东大学疾病风险评估AI模型,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与疾病风险评估,分析预测未来3-5年发病风险,引导居民自我健康管理。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在泰山技师学院开设了护理专业,每年招生300余名。联合人社局,在4家养老护理员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培训,已培训3256人次。全科医师总数达到404名,占总医师数14.3%。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参加西学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去年参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三是强化产业支撑。投资2.87亿元建设新城、白云山2个颐养中心。成立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专班,牵头推进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目前,产业链重点企业17家,新建在建项目8个,省、市集中调度在建医养健康项目4个,医养健康产业领域营业收入达60.3亿元。

四、突出项目引领,多领域提升发展质效。全力推进创新引领县重点项目,精心打造肥城特色品牌。一是实现医养服务智慧化。建设市、镇和机构三级医养结合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养结合机构门急诊、住院诊疗、日常巡查的全程在线管理。为重点老年人配置一键呼居家智慧化服务终端,实时进行健康监控和健康服务,打通居家医养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实现社区居家医养系统化。以社区为单位建设智慧健康小屋,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和互联网+护理服务,完善老年人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患者提供居家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一体化服务。三是实现机构医养服务规范化。加快建设医养结合质控中心及示范机构,推进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改建市人民医院智慧化康复病区,提升中医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实现资源统筹利用、管理同质推进、信息联通共享,提升整体医养服务能力。


信息来源: 泰安市卫健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