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2161/2025-000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卫健委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解读

【负责人解读】《泰安市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4-12-27 17:55

    为进一步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我市制定了《泰安市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将县域内的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的乡镇卫生院,通过一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几方面的共同体,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形成梯次帮扶的带动。

近年来,我市坚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同步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刚就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聚焦“远与近”,明确建设进度,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推进建设任务落实落地

前期,我市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但仍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合作机制不完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未来发展亟需解决这些问题,为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结合各县(市、区)工作实际,在本轮改革中,《意见》明确了2024-2027分梯次建设的工作目标。

我市肥城市、东平县为国家首批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在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在本轮改革中,新泰市、宁阳县也积极推进,目前,6个县市区均已出台文件并实质启动。到2027年,我市能够有效实施分级诊疗,全面建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社区),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新模式。

理清权责职能,完善架构搭建,推进建设任务走深走实

明确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协同,构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牵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技术支撑,辐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组织架构,按照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合作关系、协调机制和支持体系,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优势互补。牵头医院重点建设特色专科、做好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妇幼保健、疾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业务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强化一般病、常见病的诊疗服务。推进从县级强向县域强转变,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强龙头、强县域、强网底为目标,推动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重组、体系重构、机制重建、服务重塑

     完善内部管理,实行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品、信息、后勤、绩效考核等统一(统筹)“八统一”管理。行政管理方面,突出县域医共体党委作用,明确了县域医共体党委领导下的总院长负责制党组织架构;人事管理方面,实行医共体内人员岗位统一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统一资产管理办法,成员单位单独设账、统一管理业务管理方面,通过统一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工作考核等内容,实现县域服务同质化;药品管理方面,实施中心药房建设,通过统一药品种类、采购流程,畅通县域内药品供应的及时性;信息管理方面,完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强化医联体内资源整合,建设心电、影像等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同质化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后勤管理方面,统一资产管理、物资采购和设备配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绩效考核方面,健全内部考核机制,加强对重点指标监测和动态分析,实现精准管理。

    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协同,扎实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在本轮改革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部门都需要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需要政策联动。《意见》明确,县级党委政府牵头揽总的责任,卫生健康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作为,相互配合、齐抓共建。尤其是在财政保障、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等方面都明确了具体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文件链接:《泰安市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信息来源: 泰安市卫健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