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泰安市疾控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系统重塑和改革试点为契机,着力提升核心专业能力、建强人才队伍,全市各类传染病防控有力有序,免疫预防服务扎实推进,慢病防制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技术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卫生检测检验能力大幅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及时高效,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持续增强,用实际行动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 “白求恩奖章” 获得者的决定》,泰安市疾控中心凭借卓越的表现,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无疑是对其多年来辛勤付出与突出贡献的高度认可。
织密疾病防控网络 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泰安市疾控中心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精准施策、科学防控的原则,强化流感、手足口病、百日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开展多重病原检测和监测预警,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研判,规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加大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力度,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市重点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艾滋病、结核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
在免疫规划方面,泰安市稳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1-7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提高至96.56%,连续33年无脊灰病例,连续48年无白喉病例,其他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持续降低。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49 处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此外,泰安市疾控中心以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积极完善慢病监测体系,泰安市居民报告死亡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地方病防控上,持续保持地方病消除与控制状态,严防疟疾输入性感染。在健康环境建设方面,省级健康促进县建设实现6个县市区全覆盖,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7.11%。同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消毒和院感监测、病媒生物监测及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等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有序开展,放射卫生监测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提升检测应急能力 铸就坚实后盾
2020年以来,泰安市疾控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实施疾控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投入6000余万元购置检测检验设备330余台件,建设负压生物安全实验室5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13个,建设国家级、省级网络实验室8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个、百级洁净实验室1个、基因测序实验室1个,单日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8.4万份,基因测序能力提升至每次32份,具备非食品、食品类100个产品1600个参数的检测能力。配备了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已知和未知病原体进行快速鉴定、溯源,为科学精准高效应对新冠等突发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泰安市疾控中心修订完善了21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技术方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建成3个视频会议室,改建了应急作业(响应)中心和洗消中心,充实完善了应急物资储备,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市级传染病应急处置小分队时刻待命,通过开展多专业岗位技能竞赛和应急模拟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重点公共场所空调通风、工业应用放射卫生、深化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风险防控等四项专项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蓝盾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医防教研融合 打造人才高地
泰安市疾控中心积极推进医防教研融合发展,与14家医疗机构签订医防融合合作框架协议,选派20余名专业骨干参与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工作。与市中心医院联合申报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齐鲁行”医防融合试点。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自然疫源性疾病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研究。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泰安市疾控中心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服务力度。目前,市疾控中心有博士2人,硕士103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70人;有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4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疾控首席专家1人、市级拔尖人才2人、市高层次人才15人。同时,建设省、市级重点学科或专科5个,泰安市总工会命名“泰安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
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 “硬核” 担当,到日常疾病防控工作的不懈努力,泰安市疾控中心用汗水铸就了无数荣誉。每一位泰安疾控人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的崇高精神。
荣誉来之不易,奋斗弥足珍贵。泰安市疾控中心将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更高目标,再接再厉,拼搏进取,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奋力谱写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